近期,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《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公開征求意見。根據《關于三年攻堅期間地方交易場所清理整頓有關問題的通知》(清整辦函〔2019〕35號)劃分的時間節點,各地將把清整的相關情況于4月底上報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辦公室,全國清理整頓到位劃定2020年底前。這預示著,電子商務合規化發展成為企業的第一要務,未來電商環境將會更加“干凈”;國家和地方清整,正在加速交易場所的裂變。
期貨日報記者獨立調查顯示,違規交易場所基本打回原形,文交所關閉、停止交易的十之有八九;P2P互金平臺,90%以上暴雷或消亡;每個省份和計劃單列市,股權交易所基本存留一家;金融資產交易所成為2019年重點整頓對象,在不斷出清。上海、海南等開放高地,一些大宗平臺加速成長,成為業界注目所在;青島、天津、遼寧、寧夏、青海、西藏、安徽、甘肅、河北、湖南、云南、廣西、福建、山西、陜西、內蒙古等省份,除個別交易所活躍外,其余基本處于“業務暫?!庇^望、關閉、休克半休克狀態。資質較好、背景強大并且能在監管政策下不斷規范發展的交易所,獲得青睞,“同根不同路”,成為交易場所明顯的分水嶺。
從全國各地監管和交易場所運營實際看,在釋放以下信號:
信號1、監管層并不是要“一刀切”將交易場所全部關停,而是要結合各地的資源情況、產業情況、實際需求、監管能力等方面,統籌安排各地的交易場所。經過清整驗收保留下來的交易場所,未來有較大成長空間。
信號2、交易場所進入整合洗牌期。如果說,一些地方過往的整合是“看看人家再說”,那么如今的整合趨勢明確,地方開始積極主動快速推行。
與整合活動一同開展的是各地交易場所撤銷關閉問題,如35號文提及對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嚴重或整改不力的交易場所,缺乏產業背景、市場需求和未列入總體規劃的交易場所,予以撤銷或關閉。從湖北等省的清整看,傳遞出一個強烈信號是,對于背景實力較弱,且過往存在違法違規歷史的交易場所,不再是暫停業務那么簡單,而是直接“出局”,交易場所進入到大魚吃小魚時代。
信號3、監管“向上走”、瞄向人工智能。之前的監管模式是“誰批準、誰監管、誰負責”?,F在,各地對于已批籌的交易場所不再是你想開業就開業了。交易所的開業經婆婆批準后,婆婆還得上報婆婆的婆婆,由部際聯席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決定開業與否。
目前,不少省份監管實行人防和技防相結合的措施,除監管人員監管外,交易場所業務必須接入清算所進行動態技術監測,運用大數據進行輿情監測,相關信息監管部門隨時掌握,地方再把各地交易所運營情況上報部際聯席會。這樣的監管,意圖在于牢牢把握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。
信號4、地方監管層在交易場所業務管理上,仍有一定自由度,交易場所業務可進行一定創新。
最近,各地密集出臺相關監管辦法或地方法規,為交易場所創新預留了一定的空間。在三年攻堅戰這段時間,交易場所能不能成功轉型走出“至暗時刻”,成為擺在面前的必答題。
強監管下,劣幣驅良幣將成為歷史,2019已成為交易場所的分水嶺,以上海為代表的上海鋼聯、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、找鋼網、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等交易平臺,以大宗商品供應鏈平臺為代表的瑞茂通等,已展現出巨大潛力和勃勃生機,成為帶動實體經濟的助推器??梢灶A見,未來,一批現貨大宗商品平臺,有望成為世界影響力的平臺。
(摘自:期貨日報)
工作時間: 8:45-17:30